行業知識

為什麽轉子要做動平衡,動平衡怎麽做?

2023-05-31 08:49:44 乐鱼官网

為什麽轉子要做動平衡,動平衡怎麽做?

為什麽要做動平衡

由於轉子在製造加工過程中及組裝過程中,最後裝配完畢的轉子總是不能做到動力上的完全軸對稱(稱為軸偏心),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不平衡量。這種不平衡量通常稱之為原始不平衡量。

造成轉子具有原始不平衡量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如果轉子存在不平衡量,當轉子旋轉時,轉子的不平衡量將產生一個離心力。該離心力隨著轉速升高逐漸變大。離心力通過軸承傳達到機器上,引起整個機器的振動,產生噪音、加速軸承的磨損、降低機器的壽命,甚至使機器控製失靈,發生嚴重事故。

動不平衡是最普遍的不平衡現象。它是靜不平衡和偶不平衡的組合。

不平衡的轉子經過動平衡校正後,不僅消除了偶不平衡,同時也消除了靜不平衡,這時轉子的中心慣性主軸和轉動軸線也就完全一致,使轉子達到平衡。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想要把一個不平衡的轉子平衡到不平衡量為零,是不可能的。因為受到動平衡設備的精度和轉子局限性的影響。因此,就有了平衡精度的概念,即在現有的條件下,乐鱼官网能達到的最合理的一個數值量級,這樣即滿足了生產生活的要求,又滿足了經濟性的要求。


什麽情況下要動平衡校驗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乐鱼官网給出了在泵中何種情況下需要做動平衡,那個可以作為最終的結果使用,因為那個結論是實踐的產生物。

在理論上規定,實際工作中對於轉子上任一配件,或者經過檢修沒有更換配件的轉子也需動平衡校驗。【氫氣是怎麽冷卻發電機轉子的?】

在組裝過程中,各配件之間產生的間隙都符合安裝標準但對整個轉子件,它的累計誤差有可能超過該轉子的動平衡精度。特別是對一些裝有軸承底套的轉子件,更應該在總裝前經動平衡校驗。

對動平衡機的精度要求

最小可達剩餘不平衡量是平衡機平衡轉子時所能達到的最小剩餘不平衡量,是衡量平衡機最高平衡能力的性能指標。

承平衡機可直接用校正麵上的最小剩餘不平衡量表示,單位為(克/毫米),有些也使用克/厘米。

最小可達剩餘不平衡量受平衡機的型式、測量方式、傳動方式、軸承形式及校正麵的平麵分離比和平衡機的靈敏度等等因素的影響。

要使轉子的平衡精度很高(即剩餘的不平衡量很小),就要盡量排除影響不平衡精度的因素。這些影響因素中平衡機的傳動方式和傳動件的不平衡影響最大。轉子的軸頸精度也都應受到嚴格的限製,還有裝有葉輪的轉子件,重心不在轉子中心的轉子,裝有軸承底套和密封使用盤根的轉子。

平衡工藝與方法


不平衡的轉子經過測量其不平衡量,並加以校正以消除其不平衡,這就是轉子平衡的工藝過程,也稱平衡試驗。它是轉子機械加工中的重要工序。


1.校正麵的選擇

消除轉子的不平衡,使其處於平衡狀態的操作叫做平衡校正。平衡校正是在垂直轉子軸線的平麵上進行的,該平麵稱為校正平麵。隻需要在一個校正麵內校正平衡的方式稱為單麵平衡或靜平衡,必須在兩個或多個校正平麵內進行校正的方式稱為雙麵平衡或多麵平衡或稱動平衡。

對於初始不平衡量很大,旋轉時振動過大的轉子,在動平衡校驗之前要先進行單麵平衡,以消除靜不平衡。有時由於校正麵位置選擇不當(即重心不在選擇的校正麵內),校正靜平衡後反而會使偶不平衡增大。因此,校正麵最好是選擇在重心所在平麵內進行,以減少偶不平衡。若重心所在平麵不允許去重時,一般應在位於重心所在平麵兩側的兩個平麵上進行。

對於剛性轉子,一般具有靜不平衡與偶不平衡。要達到平衡,可在任意選擇的與軸線相垂直的兩個校正平麵內校正其不平衡,即所謂雙麵平衡。校正方法一般采用加重(如配平衡塊)或去重(如打孔)方式進行。校正平麵的位置一般由轉子的結構決定。

為減少在平衡操作中所花費的時間和勞力,應設法減少校正量,為此在可能的條件下,盡可能的增加兩校正麵的距離和校正半徑,以取得好的平衡效果。


2.校驗方法

轉子的不平衡是因其中心主慣性軸與旋轉軸線不重合而產生的,而平衡校正就是改變轉子的質量分布,使其中心主慣性軸與旋轉軸線相重合從而達到平衡。常用的校正方法有調整校正重量,加重或去重等。

加重可采用螺釘連接,鉚接,焊接,這種方法能使轉子達到更好的平衡效果和更高的平衡精度,而且方便、安全。

去重多采用鑽孔,磨削,鏨削,銑削等方法。對機泵的轉子件、葉輪上采用磨削去重,或在聯軸節上配重。

選用哪一種校正方法,取決於轉子結構和工藝要求以及校正麵的幾何形狀等。一般轉子在設計時就考慮好加重或去重的位置。


3.校正誤差

在平衡過程中,除平衡機的測量誤差外,還存在因平衡校正的不準確(包括校正量的大小和位置)而產生的誤差,這種誤差稱為校正誤差。可分為校正角度誤差、校正幅值誤差、校正半徑誤差和校正平麵位置誤差等。

在實際校正中,上述的四種誤差大多數情況是綜合出現的,分析時就應該綜合考慮。另外,還應考慮初始不平衡量與剩餘不平衡量之間的比例,以及平衡機的不平衡減低率的影響。


TAG: 動平衡